01、病史简介
患者女,39岁,因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术后18天,发热15天。”2024年10月15日就诊。
现病史:
平素月经规则,3-5天/28-30天,量中等,无痛经。1月前自触及腹部包块,伴尿频,遂于外院复查,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多发肌瘤,右附件区多发性囊肿灶,较大者界清约9.9cm*6.1cm*8.3cm,次大者约7.3cm*6.3cm*9.9cm,另见一枚大小约4.8cm*3.9cm*4.9cm。18天前于该院行囊肿穿刺聚桂醇硬化剂治疗,抽出巧克力样粘稠液体,过程顺利,其后出院。
15天前出现发热,最高体温至39℃,14天前开始腹痛腹泻、稀便,服用蒙脱石等药物后无好转。患者遂于外院就诊住院,入院血常规提示:白细胞计数21.08×109/L,期间患者反复高热,先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、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,复查血常规提示:白细胞计数17.78×109/L,血红蛋白103g/L,超敏C反应蛋白195.07mg/L,经阴道超声提示盆腔偏左侧探及囊性包块,大小约5.9cm*5.1cm*4.2cm,盆腔右侧探及囊性包块,大小约15.7cm*11.3cm*11.0cm,两枚似融合,边界尚清。盆腔内见游离液性暗区,宽约6.0cm。患者转诊我院,仍有发热、腹痛、腹泻,无阴道流血等症状,拟“急性女性盆腔炎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”收入院进一步治疗。
生育史:1-0-1-1,已婚,10年前剖宫产,过程顺利。
既往、个人史:9年前体检发现右侧“卵巢巧克力囊肿”(具体不详),未重视未治疗。3年前复查发现“巧克力囊肿”增大,直径6cm,于外院行囊肿穿刺手术,手术顺利,术后未定期随访、治疗。余个人史无特殊。
家族史: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。
体检:神志清楚,行动自如,体温38.8℃,心率95次/分,血压134/76mmHg,呼吸16次/分,心肺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;专科检查:外阴阴道无特殊,宫颈轻度柱状上皮外延,有举痛,盆腹腔巨大肿物,上缘达脐水平,活动差,质地中,轻压痛。
辅助检查:
血常规:白细胞计数18.06↑×109/L;淋巴细胞分类16.1↓%;单核细胞分类4.1%;中性粒细胞分类79.6↑%;红细胞计数3.84×1012/L;血红蛋白112↓g/L;血小板计数595↑×109/L。凝血:纤维蛋白原7.86;D-二聚体定量 1380.0;纤维蛋白(原)降解物6700.0 。肿瘤标志物:糖类抗原125:296.6U/ml↑,糖类抗原19-9:302.7U/ml↑生化:总蛋白55.0↓g/L;白蛋白25.8↓g/L;谷丙转氨酶45↑U/L。降钙素原:0.08ng/ml。
腹部CT:腹盆腔内见散在团块状低、稍低密度影,大者上缘见团块状高密度影,大者172mm*99mm*127mm,边界清,内见分隔,内壁光整。考虑卵巢来源囊肿。